厚轉塔模具的制造是一個復雜且精細的過程,通常包含以下工藝步驟:
設計階段
繪制圖紙:設計師根據產品的形狀、尺寸和性能要求,使用CAD(計算機輔助設計)軟件繪制出模具的三維模型。在設計過程中,需要考慮材料的選擇、模具的結構、加工方法等因素,同時還需與產品工程師和客戶溝通,確保模具設計滿足所有需求。
審核圖紙:對設計好的圖紙進行審核,確保其符合產品需求和生產工藝可行性。
材料選擇與準備
選擇材料:模具材料的選擇取決于產品的性質、生產數量以及成本要求。常見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鋼、鋁合金、鎂合金等。對于厚轉塔模具,沖頭刃口通常采用特種的高速工具鋼,如DC53或SKH - 9,下模采用**模具鋼。DC53經1040℃淬火和520 - 530℃高溫回火后,硬度HRC可達62 - 63,韌性為Crl2MoV的兩倍,切削性、磨削性較好,電加工變質層殘余應力小,殘余奧氏體*少,碳化物細小并分布均勻;SKH - 9屬于冷模工具鋼,耐磨性、韌性大,宜于制造強力切割用耐磨、耐沖擊各種工具和高級沖模等。
材料預處理:材料準備好后,需要進行熱處理、切割和打磨等預處理,以提高材料的性能。例如,根據模具鋼材的特性,進行預熱處理(如退火或調質)以改善其機械性能,提高模具的硬度、強度和韌性。
加工階段
粗加工:使用銑床、車床等設備對毛坯料進行初步加工,形成模架的基本形狀。通過銑削、車削等方法去除大部分余量,使材料初步呈現出設計要求的形狀和尺寸。
熱處理:根據模具鋼材的特性,進行預熱處理(如退火或調質)以改善其機械性能,提高模具的硬度、強度和韌性。經過熱處理后,模具材料的硬度、韌性等性能得到優(yōu)化,能更好地滿足模具的使用要求。
半精加工:經過熱處理后,對模具零件進行半精加工,包括模仁(型芯和型腔)的粗加工,使模具進一步接近*終形狀。
電*加工(EDM):對于復雜形狀或者難以通過傳統(tǒng)機械方式加工的部分,制作電*并采用電火花線切割(WEDM)或電火花成型(EDM)技術加工出精細的細節(jié)特征。
精加工:使用高精度的數控機床(CNC)對模仁及模架進行精加工,確保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。通過磨削、拋光等方法使模具達到設計要求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。
檢驗階段:加工過程中及加工完成后,用三坐標測量機等精密檢測工具對模具零件進行尺寸、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檢驗,確保達到設計要求。
裝配階段
清洗與防銹處理:將加工好的各個零部件進行清洗、防銹處理,以保證零部件的表面質量和防止生銹。
精確裝配: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精確裝配,包括嵌入模仁、安裝導柱導套、彈簧等組件。裝配過程中需要注意各部件之間的配合間隙和位置精度。
試模與調試階段
試模準備:在進行試模前,需要對模具進行清潔和潤滑處理,確保模具表面的光潔度和順滑度。同時,根據所使用的材料,對材料進行預熱處理,使其達到適宜的流動性和熔融溫度,以便順利注入模具。
試模:裝配完成后,在注塑機或壓鑄機上進行試模,檢查模具工作是否正常,產品是否滿足品質要求。
調試與修整:根據試模結果,可能需要對模具進行微調或修正,以優(yōu)化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。如調整模具的合模間隙、噴嘴位置、頂針力度等,確保模具的正常運行和模具產品的質量。
驗收與交付階段:待模具完全合格且穩(wěn)定產出高質量產品后,進行*終驗收并交付給客戶投入生產使用。驗收包括外觀檢查、尺寸測量、性能測試等多個方面。交付時,需要提供相關的技術文件和操作說明書,以便客戶能夠正確地使用和維護模具。
上一篇:厚轉塔模具的制造工藝有哪些?
下一篇:厚轉塔模具如何提升生產效率?